遠端與近端是機器送料到噴嘴的方式,這兩種形式都有優缺點,沒有誰好誰壞,應該根據需求來做選擇。
 
[外觀判別]
從圖中可以看到,遠端機種的擠出機馬達和噴嘴有一段距離,線材由擠出馬達透過鐵氟龍管推送到加熱噴嘴,ATOM2.0就是很典型的遠端機種,馬達與噴嘴間有一條長長的鐵氟龍管,大部分的Delta列印機都屬於這類。近端機種的馬達與噴嘴非常近,線材由擠出馬達推送後直接到達噴嘴,例如Prusa MK3S。
並不是有長長鐵氟龍管的列印機就是遠端機種!舉例來說Raise3D的N2、Tiertime的Upbox,Flashforge的Dreamer,線材都是掛在遠處,透過鐵氟龍管連接到噴嘴正上方的馬達,所以都是近端機種。因此用「擠出馬達是否跟著噴嘴一起移動」作為依據比較不會誤判。
 
 

 

 
[回抽效率]
遠端機種透過鐵氟龍管輸送線材,因此輸送順暢度會受到鐵氟龍管的長度與曲率,鐵氟龍管與線材間微小空間,鐵氟龍管快拆接頭空隙,都是造成線材做動損失的原因,而上述問題在近端機種就不容易發生。因此遠端機種的回抽長度通常需要近端的3~4倍,彌補做動損失。
 
[材料相容]
前面提到鐵氟龍管的長度和彎曲度都會成為線材輸送的阻力,硬質材料如PLA還可以硬擠,但軟料硬擠只會造成形變然後從擠出機的空隙鑽出來。因此,如果你會用到各種材料,特別是軟料,近端機種是比較有優勢的。
 
[列印速度]
近端的擠出馬達會跟著噴嘴移動,一顆馬達動則400-500g,雙噴機種就要乘2了。遠端機種卻不需要背負馬達。以Delta機種ATOM為例,它是用三顆馬達分攤一個噴嘴的重量,反觀Prusa是用一顆馬達負擔一顆馬達與一個噴嘴的重量,可想而知前者的加速度上限快多了。
切片軟體設定速度並不代表機器實際運行一定能達成,因此在設定空跑速度時,體質好的遠端機種可以設定到150-300mm/s,近端機種則極少設定超過120mm/s。
 
[列印品質]
玩相機的人總說「晴天無爛鏡」,這個概念移植到3D列印則是「速慢無爛機」,列印品質靠著低速和低層高用時間去換基本上都不會太差。但列印速度一拉高,遠近端先天差異就會浮現。近端的問題一樣在於多背一顆馬達慣性質量大,在高速列印下容易因減速困難造成鬼影,尤其是直角這類需要急速轉向的路徑,此時無重一身輕的遠端機種就顯得輕鬆愉快。想像一台小客車和砂石車,同樣以100km/h到煞停誰會比較困難?
 
[改進方向]
既然遠近端的優缺點都擺在那裏,就會有改善方案。以遠端機種來說,最常見也最有效的作法就是縮短鐵氟龍管長度,我習慣稱這類機種為"小遠端",例如ATOM 3.0或 Ender3,對軟料的相容性都比早期的遠端機種進步。另一種稱為Flying Extruder的做法則是用在Delta機種上,如義大利列印機公司WASP,國內則是PING的高階機種採用這類設計;近端機種則是盡可能的輕量化,例如透過減速齒輪與高扭力微型馬達的組合取代原本又大又重的馬達。
 
[總結]
追求速度和品質可以優先選擇遠端機種,追求列印萬用性可以選擇近端機種,我因為是做材料開發,所以偏愛近端機種。不過我們公司兩種機型都有,所以也不用選啦XD